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你身边的拍卖资讯收藏顾问。
预展时间
现当代艺术
8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现当代艺术
8月16日(星期日)下午3:00
《青年自画像》绘于1940年,是孙宗慰早期写实主义绘画风格的代表作。1934年孙氏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受业于徐悲鸿,与张蒨英均师出同门。

Lot 650
孙宗慰(1912-1979) 青年自画像
1940年 木板油画 直径 45 cm。
来源:
张蒨英旧藏
直接征集自张蒨英家属
孙宗慰深受徐悲鸿美学教育影响,钻研西画古典流派,写实手法精湛。本幅《青年自画像》绘其青年时期形象,一身冬日装束:戴宽沿白帽、围藏青围巾、披驼绒大衣,佩着标志性的金丝边圆框眼镜,神采奕奕。画家以光影明暗烘托轮廓、五官的立体感,鼻翼、鼻梁两抹白色与镜框的高光相互映衬,用色考究,体现细腻透白的肤质与红润的嘴唇,生动刻画出孙氏二十八岁意气风发、沉着坚定的神态。

Lot 650 局部
“自画像”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即发展为艺术创作的题材之一,伦勃朗的审视质疑、梵高的郁结悲怆、丢勒的高贵孤傲……都以自画像的形式呈现于世人眼前,画家也通过这种抒发,完成自我审视与内心独白。孙宗慰亦不例外,他曾多次绘自画像,涵盖其青年、壮年及中年各时期。孙氏的自画像常作后辈的创作范本,据他学生戴泽回忆“他戴皮帽子的半身像……是学习的示范作品”。

梵高自画像(现藏奥赛博物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撤往大后方,孙宗慰亦随校西迁,避居重庆,期间他与吴作人、陈晓南等师友组成“战地写生小组”赴前线记录写生。1940年代物资匮乏,画布油彩均极为稀缺,孙宗慰就地取材,创作于火药桶木盖上,以木质纹理作画面背景,构思精巧,浑然天成。此一特殊形制仅出现于1940年代初期,涵盖人物、风景、静物等各类题材,目前已知者仅九幅,均属孙宗慰早年艺术遗珍。

1936年,中央大学学生随张大千、徐悲鸿赴黄山写生,后排中张蒨英,其身前为孙宗慰
孙与张私交甚笃,多次为张画像。1947年张蒨英赴英时,孙宗慰以本幅《青年自画像》相赠,更是二人珍贵友谊的见证。

孙宗慰?《张蒨英像》?1943年?布面油画
更多收藏咨讯,请关注东方金典商城。
声明:本文转载自新浪收藏,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仅作信息传播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