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故纸间:精品纸币预览

2021-01-08   来源:新浪收藏

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带你看尽收藏新鲜事。

  预展时间

  钱币

  12月12日

  上午12:00至晚8:00

  12月13日

  上午9:00至晚8:00

  拍卖时间

  机制币第一部分

  12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00

  机制币第二部分

  12月15日(星期二)上午10:00

  古钱 金银锭

  12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00

  纸币

  12月16日(星期三)下午3:0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中国是信用纸币发行使用最早的国家,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纸币与每一时代的经济发展相伴相随,遗留给后世的纸币种类与数量可谓宏富,吸引无数藏家驻足其中。是次秋拍,纸币共有二百二十件拍品参拍,虽数量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从明清到民国的各历史时期钞券,均有多种类呈现,沧海一粟,精致有佳。

  Lot 1385

  咸丰三年六月十二日户部官票京师试行版手写拾两/PMG 15NET

  咸丰初年,因太平天国起义及黄河连年决堤,清政府税收大减,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的燃眉之急,朝廷于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开始试行钞法。同年二月,户部进呈官票式样,并拟定章程,咸丰帝随即下旨,依照章程制作发行户部官票,并规定先于京师试行。首期发放的户部官票采用库纸高句丽发笺(又称苔笺)印制,以靘蓝色印刷,面值计壹两、伍两、拾两、伍拾两四种,冠字依次为“天”“地”“宇”“宙”,限额为十二万两,自五月初二日开始印造,至六月三十日如数印造完工。此批官票,因面额、编号、日期均为毛笔填写,集钞界称之为“手写体”。马定祥曾在《咸丰泉汇》中写道:“官票金额以墨笔临时填写者极少……仅见咸丰三年发行的一两、三两、十两三种。”足见早期户部官票手写体试行票存世之珍罕。

  此枚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即第一版“手写体”京师试行票,也是发行最早的官票,迄今已逾一百六十年,初印之版模极为清晰,票幅完整,虽有局部揭薄,但品种仍属珍贵。

  Lot 1395

  光绪二十四年山海关内外铁路局壹圆、伍圆、拾圆样票三枚全套/PMG 63、64、63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廷将关内部分铁路收归国有,同时,原北洋铁轨官路总局改名为“山海关内外铁路局”。次年,山海关内外铁路局发行洋银壹圆、伍圆、拾圆三种面额的纸币,并在筑路沿线的工地或城乡流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到山海关一线的铁路被英、俄等军队占据,山海关内外铁路局洋银票遂停止使用,流传甚少,是晚清由官办铁路机构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目前市场所见多数为流通票,获PMG冠、亚军级高评分的成套样币,屈指可数。

  Lot 1427

  宣统元年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加盖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北京壹圆

  辛亥革命以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行使中央银行职责,负责整顿币制、整理国库、发行货币。民国肇建,百废待兴,由于新钞造印不及,中国银行暂以回收及库存的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加盖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临时发行使用,不久便被新印制的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所代替,旧钞回收十分彻底,故后世流传甚少,任何一种面值券均具有较高的近代货币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

  Lot 1472

  宣统元年新疆伊犁官钱总局制钱票壹千文、贰千文/PMG20、25

  光绪十八年(1892年),伊犁官钱总局在惠远新城成立,隶属于伊犁府,翌年开始发行制钱票于市面流通,俗称“伊帖”,存世仅数枚。据资料记载,伊帖面额有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壹千文、贰千文五种,而传世仅见有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十九日发行的壹千文、贰千文二种制钱票,由天津北洋官报局印制,票面绘双龙戏珠及海水纹饰,上方“伊犁”二字为手写体。票背印有汉、满、维三种文字的官钱局布告,是清代纸币中唯一使用三种文字的官方货币。由于伊帖流通区域狭小,仅限于一府(伊犁府)、两县(绥定、宁远),实际印行数量极少,存世屈指可数。本场二枚同时亮相,皆色彩饱满,状态良好,并且均获PMG最高评分,极为难得。

  Lot 1487

  光绪三十三年云南省干崖宣抚准新成银庄银两票纹银五两

  元明清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于西北、西南设置土司一职,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干崖位于今云南盈江县东北部,明永乐元年(1403年)设置干崖长官司,正统九年(1444年)升为宣抚司,所辖区域相当于今云南太平江流域。刀安仁是干崖第24任土司和宣抚使,早年赴日本留学,成为云南最早参加同盟会的少数民族会员,后回国创办实业,支援辛亥革命,开云南边疆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之先河。

  为便于资金周转,促进商品流通,方便贸易往来,刀安仁在干崖城内开设了新成银庄,并于当年八月发行银两票,面额有纹银一两、五两、十两三种,委托日本印制。新成钱庄发行的银两票,是云南少数民族以银票为信用货币的首创者,也是中国唯一由土司府发行并印有汉、傣二种文字的钞票。由于流通区域狭小,使用时间较短,存世十分少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和地方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

  Lot 1516

  1932年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银币券壹圆

  1931年5月9日,皖西北特区苏维埃政府在安徽六安成立,同时组建了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随后,开始发行银币券,有贰角、壹圆、伍圆三种面值,流通于皖西北苏区。其中壹圆券依票背加盖发行日期的不同,分为“1931.5.30”“1931.9.7”“1932.1.21”三种版式。1931年秋,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成立,翌年1月,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成为其分支机构。随后,包括皖西北在内的鄂豫皖苏区,一律改用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纸币,前述银币券遂停止流通。

  此枚壹圆券为“1932.1.21”版,是皖西北特区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最后一版银币券,流通时间极短。由皖西北印刷局印制,石印版,正面主图案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近景,票背左侧印有马克思头像,配以宣传文字。由于银币券在战争环境中流通使用,消耗严重,保存不易,所以存世品大多破损严重,图案模糊,亦或经修整、补色处理。此券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票幅完整,并保持着纸币的原始状态,是苏维埃红色货币的珍罕品种。

  Lot 1531

  民国三十四年淮北地方银号抗币红色伐木图壹角

  1942年6月28日,淮北地方银号正式成立,同年开始印发纸币。淮北是华中最为贫困的地区,在硝烟四起的战争环境中,印钞厂运营极其困难。当时,日伪扫荡频繁,遇紧急情况,便要冒着枪林弹雨,分头转移和隐藏机器与印就的钞券,其艰难困苦难以想象。淮北地方银号印发的纸币,又称“淮北币”,分为“边币”和“抗币”二种。其中,1944年上半年之前,与法币并行流通的淮北币,统称“边币”;1944年下半年,已成为根据地本位币的淮北币,称作“抗币”。淮北币主要以道林纸印制,供应不足时,便用当地出产的黄色土纸或牛皮纸替代,因此纸质纷杂、质地粗糙,尤为不易保存。淮北地方银号抗币自1945年至1955年持续收兑,存留至今的每一品种均十分鲜见。

  此枚红色伐木图壹角抗币,为木刻版牛皮纸单面印刷,是目前所见面额与票幅最小的淮北币。尺寸如此窄小,是根据地物资匮乏使然。又因面值低,让人不以为意,流通过程中大部分自然损耗,完整保存至今,且墨色饱满鲜艳,品相可达九成者,犹如吉光片羽。

  Lot 1533

  1945年浙东银行棕色本票抗币伍拾圆

  1945年初,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汪伪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大量发行伪中储券,并滥发伪币抢购物资,造成币值急剧下跌,物价飙涨,对浙东根据地建设和部队给养造成严重影响。不久,浙东各界召开临时代表会议,决定从速发行浙东行政区抗币。4月1日,浙东银行在四明山梁弄镇成立。由于根据地印钞物资严重不足,浙东银行抗币的发行量极为有限,同时,日伪军不断散布诋毁抗币的负面转单,甚至通过威胁恐吓手段,阻止根据地人民使用抗币,致使浙东抗币的流通并不广泛。9月下旬,上级部署浙东根据地向北转移,印钞厂奉令将印钞机器分散掩埋,并将厂内余存的抗币尽数烧毁。同时,以抗币1元换大米1斤的价格进行收兑。因此,抗币的行用时间实际上极为短暂,存世各品种均所见不多。

  浙东银行发行的本票有伍拾圆、壹佰圆二种面额,其中伍拾圆又依发行时间不同分为三种版别。此枚棕色单面本票,发行于1945年6月前后,流用不足三个月即被销毁,留存至今极为少见。

更多收藏咨讯,请关注东方金典商城。

声明:本文转载自新浪收藏,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仅作信息传播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

扫描关注东方金典商城

扫描关注东方金典文化

标签:   

推荐阅读

新闻排行

热门推荐

客服电话:0731-85119910 周一至周六9:00-6:00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金诚大厦8F

湘ICP备19010253号-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