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窑、繁昌窑、萧窑:聚焦安徽瓷窑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2019-08-17   来源:文博中国

本文由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收集整理。

山窑发现北宋北方窑系最大体量窑炉

烈山窑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岸边,西距雷河1公里左右,东靠烈山脚下。2017年9月,该地发现一处古窑址。2018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分为三个区域,Ⅰ区金元窑址区域、Ⅱ区唐代晚期至北宋窑址区域和Ⅲ区汉代窑址区。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包括6座窑炉、52个灰坑、1条道路、14条灰沟、1处墓葬。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各时期陶瓷器残片。可复原器物达2000余件。

Ⅰ区金元窑址区

Ⅰ区遗存是此次发掘最丰富的区域。发现2处窑炉、40余处灰坑、1处道路、10余处灰沟等,出土大量遗物。

2座窑炉分别是2号窑炉(18HLY2)和3号窑炉(18HLY3)。Y3是在原Y2的外围基础上扩建而成,Y3叠压在Y2之上,则Y2的时代要早于Y3。也就是说Y3是在Y2的现有基本形态上改造再利用。在空间上部分重合,这种改造也比较特殊。改造最大的部位是操作间和火塘两处,范围均增大。两座窑的烟囱被破坏,其他部分保存完好。由操作间、火门、火塘、窑室组成。

20190812120001_5905.jpg

Y2和Y3窑炉(金代)

作坊区发现一些储泥池、淘洗池、水井以及道路的遗迹,与窑炉是配套使用的。在窑炉的西侧发布有大片的瓷器堆积层,最厚处达1.8米左右,即就近倾倒残次品。

Ⅰ区出土瓷器种类较丰富,包括白釉、白釉黑褐花、酱釉、黄釉、绿釉、青釉、黑釉等。除了碗、盘、盏等生活用瓷器,还发现了人物俑、动物俑、围棋子等。有的瓷器上有墨书、刻划或彩绘文字等。可辨识文字有“祐德观”“华严寺”“公用”“宿…”“黄一郎宅”“比范五公”等。

Ⅱ区唐代晚期至北宋窑址区

Ⅱ区共清理窑炉3座。以4号窑炉(18HLY4)为例,Y4是2018年发掘的最大窑炉,单纯窑室面积就近24平方米。保存较好,由操作间、火门、火塘、窑床构成,烟囱被破坏。Y4窑床长4.5米、宽5.3米,两侧部分保留了几层窑墙,窑床表面可以看到铺了多层耐火砂。双烟道,均长1.38米、宽1.44米。火塘长3.7米、宽4.44米,火塘呈圆弧三角形,范围较大,约10平方米。迎火墙保存完好,由窑砖和窑柱砌筑而成,呈三顺一丁式砌筑。火塘内堆积大量红烧土和耐火砖。火塘底局部是一层青灰色遗迹,疑是草木灰遗留下来的痕迹,同时也存在红烧土烧结痕迹。火门呈长方形,由石头垒砌,长0.6米、宽0.5米,堆积有较厚的红烧土。操作间长7米、宽1.7米。操作间是开放式的空间,在火门两侧形成一排挡墙,前面场地略凹形成一定的活动空间。挡墙由窑柱、窑砖和石头砌筑而成。

20190812120004_3997.jpg

北宋时期最大窑炉Y4

Ⅱ区的作坊区没有找到,仅在Y1的正前方发现一些灰坑或瓷片堆积区。即Y1在毁坏不用之后,窑前区域变成了Y4的残次品堆积区。

20190812120006_0848.jpg

Y1窑炉(唐代末期)

Ⅱ区出土产品主要是白瓷、绿釉瓷、黄釉瓷、琉璃器、三彩瓷、素烧瓷等。产品主要有碗、盘、盏、罐、枕、俑、建筑构件等,比较重要的黄褐釉印花大砖、琉璃建筑构件和三彩瓷器。窑具有窑棒、垫板、垫饼、三叉支托、垫圈等。时代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晚期。

20190812120007_5269.jpg

三彩三叉支托

在Ⅱ区的考古发掘中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宋三彩瓷器标本,主要是碗、盏、罐和窑具等。有多块瓷枕片上刻划“鞏縣”字样。这是通过科学考古发掘证实烈山窑址兼烧制宋三彩的地点。

历史价值和意义

2018年11月23日至24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织召开了“淮北烈山窑考古发现暨北瓷南传线路学术研讨会”,对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达成以下几点认识:

北方白瓷向南传播路线的中转站  唐代晚期发生了北方白瓷制瓷技术向南方传播的过程。烈山窑址生产大量白瓷、白釉黑褐彩瓷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明晰的白瓷自北向南传播的瓷业技术线路通道。烈山窑址生产的北宋白釉瓷器采用了覆烧技术,覆烧技术是定窑创烧的,说明烈山窑受到了北方定窑的影响。金元时期的涩圈支烧技术同样是来自于定窑的支烧方法。尤其是白釉黑褐彩瓷器的发现,说明受到了磁州窑系的窑业技术的影响。

全国首次发现北宋时期烧造高等级琉璃建筑构件的窑址  烈山窑址除生产大量日用品之外,还生产一些琉璃建筑构件,如Ⅱ区窑址中出土的黄釉琉璃印花大砖,长宽均为31.5厘米、厚4.5厘米。这类瓷砖多出在高等级建筑或墓葬中。烈山窑还生产许多琉璃龙形建筑构件,多数为素胎,还出土一些琉璃筒瓦。烈山窑址是全国首次发现北宋时期生产大型琉璃建筑构件的窑址。

20190812120008_9960.jpg

黄釉印花大砖

20190812120010_2930.jpg

素胎龙纹建筑构件

首次考古发掘发现兼烧宋三彩的窑址  烈山窑址是考古发掘发现的烧造宋三彩的窑址,全国罕见,是目前我国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发现了烧造宋三彩的窑址。出土大量烧造宋三彩的支钉、三叉支托、模具等,并且在出土器物的枕片和素胎建筑构件上多次发现带有“鞏縣”字样的遗物。巩县的大小黄冶窑在唐代是烧制唐三彩器物的重要地点,到了宋代虽然没落,但附近的芝田窑仍在烧制三彩瓷器。说明巩县的窑工来到了烈山地区传播宋三彩的烧造技术。

20190812120011_6911.jpg

“鞏縣”素胎枕片

北宋窑炉体量最大、构造特殊、高超的烧造技艺  发现的几座窑炉属于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窑炉建造技术较高,窑炉形体及装烧量较大。其中Y4窑室面积近24平方米,火塘又大又深,也有10平方米左右,窑炉总长度达12米,这在北宋北方瓷窑系统中应是最大体量的窑炉。烈山窑址并没有发现炉渣,且在金元窑炉的火门内发现多层木灰烬,说明烈山窑是采用柴烧。根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检查结果得知,烈山窑烧造技术比较高超,在北宋初期可以烧高温钙釉印花大砖及低温铜红釉瓷器,尤其是北宋低温铜红釉是全国罕见。烧造采用的窑具丰富多样,装烧技术多样,且很成熟。

向官府和寺院贡烧瓷器  烈山窑址出土一些釉彩书的瓷器,从文字上可以断定是供给官府和寺院的瓷器。如发现的彩绘“公用”的青釉罐口沿残片、刻划有“丘大人”字样的罐残片,表明存在官府定烧的产品。另外还出土许多特供给佛教寺院俑的器物,如彩绘文字“华严寺”“祐德观”“金刚會”“清净会”等瓷器,与寺院用器有很大关系。

20190812120013_0692.jpg

黄釉褐彩“公用”字罐片

通济渠沿岸的瓷窑址,是顺大运河流淌的淮北贸易瓷  烈山窑址位于雷河东岸,雷河通过濉河与大运河相连。安徽大运河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贸易瓷器,其中就有烈山窑生产的产品,烈山窑生产的瓷器通过大运河行销国内。烈山窑遗址的发现为大运河瓷器贸易产品来源找到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和产地,也为今天构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支撑点,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向安徽淮北烈山区辐射提供了重要桥梁纽带。

20190812120014_4403.jpg

烧制琉璃器的垫砖

可能是文献记载的“宿州窑”  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记载金代以仿定瓷为主要特色的宿州窑和泗州窑在萧县窑的南面与东南面,与萧县窑接壤并存。其文载“辉出疆时见虏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也”。且出土遗物中发现有“宿”字碗瓷片。宋金时期烈山窑址所在地归宿州管辖,且地理位置也是在宿州的西北方向,应该是宿州窑。宿州窑生产仿定瓷器与北民南迁有很大关系。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陈超)

繁昌窑发现分布密集的龙窑

繁昌窑遗址是五代至北宋时期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址群,包括柯冲窑址、骆冲窑址、姚冲窑址和半边街窑址等。其中,柯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铁门村,该处遗址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是繁昌窑的中心窑址,代表了繁昌窑制瓷的年代范围和器物的总体特征。据2013-2014年调查情况,柯冲窑遗址分布范围内有规模较大的窑包堆积17处(YB1-YB17),已发现窑炉近20座。2018年9月至11月,为配合繁昌窑遗址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管理局联合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新发现龙窑1座(Y3),墓葬2座(M1、M2),作坊遗迹3处(C1、C2、C3),为深入研究繁昌窑龙窑形制、分布规律、繁昌窑废烧时代以及作坊布局等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20190812120015_7843.jpg

繁昌窑遗址发现的龙窑、墓葬和练泥池平面分布

Y3位于T2北部,开口于⑥层下,打破次生土层。平面呈长条形,方向248°。窑床坡度平缓,被晚期作坊遗迹C2和北宋墓葬M2打破,揭露部分长5.40米、残宽1.35米,窑床烧结厚度5~6厘米,北部窑壁残存高度约10厘米。根据层位和打破关系判断,该窑是目前繁昌窑遗址已经发掘的龙窑中废弃年代最早的,年代下限应为北宋中期,对于研究繁昌窑早期龙窑形制特征和龙窑分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20190812120017_2874.jpg

T2南壁剖面

M2位于T2北部,开口位于③层下,打破Y3。为竖穴土坑墓,墓坑为从山体岩石中挖凿而成,壁斜直,口略小于底,西壁为一块石板,下方有数块窑砖支垫。M2内未发现葬具及骨骼,仅发现数块已朽烂的铁棺钉,推测为木棺葬。M2出土13件随葬品,均置于墓底西端,包括12件青白瓷器和一件残铜片,青白瓷有青白瓷叠唇碗、尖唇小平底盏、侈口圈足盘、喇叭口执壶、盘口执壶、侈口炉、连体盏托、托盏、塔形罐和奁等。从尖唇内平底盏、扁叠唇碗、塔形罐等器类,釉色青中闪黄和部分器物脱釉严重来看,M2出土青白瓷均属于繁昌窑青白瓷三期器物,时代为北宋中晚期。

20190812120018_7995.jpg

青白瓷炉

20190812120020_0036.jpg

青白瓷托盏

20190812120021_2527.jpg

青白瓷奁

C1位于T2东北部,开口位于⑤层下,池口平面呈圆形,直径约0.66米,最大残存深度0.46米,坑壁以废弃残窑砖平砌而成,坑内填土黄灰色,含砂石颗粒、匣钵残片和青瓦残片等,出土遗物有青白瓷叠唇碗、叠唇盏、平底碟等。

C2位于T2东北部,开口位于⑤层下,打破Y3。池口平面呈长方形,长1.80米,宽1.16米,坑壁陡直,池底近平,坑深1.18米。坑口四周用废弃的窑砖砌成一个活动面。由于被严重扰动,活动面残存宽度为10~45厘米,厚约12厘米。池内堆积分三层,出土遗物有青白瓷碗、盏、碟、钵、执壶、粉盒和轴顶碗等。池底保存有厚约5~6厘米的瓷土。

20190812120022_5657.jpg

练泥池C2

综上所述,2018年度安徽繁昌窑遗址发掘面积虽然较小,但新发现的龙窑、北宋墓葬和作坊遗迹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YB4近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目前已发现有6座窑炉遗迹,说明繁昌窑柯冲窑遗址龙窑分布密集,窑业生产高度集中且规模较大,可能存在由地势略平坦区域逐渐向山坡地带分布转变的特点,为了解繁昌窑柯冲窑址龙窑的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其次,根据地层关系,Y3是目前繁昌窑柯冲窑址已发掘窑炉遗迹中废烧时代最早的,虽残损严重,但基本特征清楚,所处区域地形较平坦,与以前发现的龙窑绝大多数位于地势较高山坡上形成鲜明对比,是研究繁昌窑早期龙窑形态以及窑炉发展历史的新资料。最后,Y1发现于较为平坦的作坊区,被晚期作坊区遗迹所打破,根据发掘情况,推测Y1在废弃后,地面经过平整建起了作坊区,为研究繁昌窑窑业生产活动的历时性变化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由于新发现龙窑时代较早,也为之前在作坊区发现繁昌窑第一期青白瓷器提供了合理解释,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些繁昌窑早期青白瓷为当时的原生堆积。本次发现的宋代墓葬M2位于窑址作坊区,紧邻2号龙窑南一窑门,说明营建该墓葬时,2号龙窑处于废烧状态。该墓出土了丰富的青白瓷器,器物组合清楚,保存较完整,且与Y3具有打破关系,对研究繁昌窑遗址废烧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20190812120024_1888.jpg

宋墓随葬品分布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繁昌县文物局  崔 炜 罗 虎  汪发志   徐 繁)

萧窑发现大批制瓷遗存,生产布局和面貌更加清晰

萧窑作为皖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窑址之一,长久以来考古工作开展较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对欧盘窑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隋唐时期瓷器等遗物,还揭露出一批窑炉、作坊、料池等重要的遗迹现象,这一新发现不仅将萧窑的烧造历史提溯至隋代,还揭示出了萧窑在中古时期南北瓷业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考古系、萧县博物馆对安徽萧县白土寨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为478平方米。通过发掘,共计清理出唐宋时期各类遗迹70处。其中包括窑址3座、料池4座、储灰池7座、房址10座、灰坑29个、柱洞类遗迹12个、灶类遗迹3处和路基2条,出土遗物丰富,保存完整的小件遗物近800件。与窑址烧造相关的遗物主要有制料工具类,包括碾轮、擂钵;窑具类,包括窑柱、垫板、支托、垫饼、碗形间隔具、手捏船形间隔具、少量三足支钉和匣钵;生活用具类,如陶盆、陶罐、骨器等。瓷器釉色以白釉为主,均施有白色化妆土,胎质较细密坚致,器类以碗为主,还有盏、执壶、瓷盆、双系罐、瓜棱罐、瓷瓶、瓷杯、瓷盂、平底钵、瓷枕(均有纹饰,技法以剔花和划花为主)、缸、提梁罐、砚台、瓷玩具、佛像、骰子、棋子、建筑构件等。另外晚期扰乱地层多出土酱釉深圈足涩圈碗、酱黑釉瓷罐、白地黑花瓷盆(部分带字“风花雪月”)等,当属金代风格;早期唐代地层多出土青釉和黄釉的玉璧底碗、盏等,照釉面观察,施釉的方法为蘸釉;釉层薄厚不均,往往还形成蜡泪痕。器物多素面装饰,除了部分刻花、划花外,少数呈釉下彩装饰,纹饰题材主要有牡丹、草叶、卷云纹等。

20190812120025_7319.jpg

唐代黄釉瓷碗

20190812120026_9370.jpg

宋代白瓷枕

20190812120028_2321.jpg

金代酱釉双系罐瓷罐

所发现窑炉遗迹主要集中分布在T0702和T0304两个探方内,但根据层位关系、窑炉形制、结构与方向等推断其应为两个不同窑区。其结构一般由窑床、火膛和烟道组成,受制于揭露面积和部分重要遗迹保留展示,未发现操作坑,窑炉保存较差。Y1、Y3为一组联窑,窑门相连,开口于③层下,Y1规模较Y3稍大。这两座窑分布在发掘区东部,且建于一座废弃的料池作坊之上,皆为半地穴式马蹄形窑,方向为东西向。窑门处于东部,有火膛、窑床、烟道,部分窑壁尚存;火膛呈半月形,与窑床之间用耐火砖夹窑柱修建起来的墙体分隔开,火膛与窑床间的高差为40~60厘米;窑床较平,为较厚一层不发硬的红烧土面,可见烧窑温度不高。Y2位于发掘区以西,T0304内,开口于⑤层下,年代较早。Y2平面亦为马蹄形,有火膛、窑床、烟道,呈西北-东南向。与Y1、Y3不同的是,Y2烧窑温度较高,火膛底部与窑床皆有一层较硬的烧结面。

20190812120029_5241.jpg

Y1、Y3(F9)

料池类遗迹全为长方形,由垫板铺地,池边立砖,池底残存瓷泥。C1位于F1内部,紧靠F1的北墙和东墙;C2、C3位于F2西北部,南北相连,以立砖间隔开,C9位于F2东南部,被H12、H13、Z3打破,底部铺有垫板,较为平整;C6位于F4西部,平面为椭圆形,用耐火砖围成,仅存一小块立砖,底部铺有垫板且残留较薄一层料泥。

20190812120030_9222.jpg

C3

储灰池遗迹平面多为长方形,结构为直壁平底,池内包含大量草木灰,上层夹杂红烧土颗粒。C4开口平面为圆角长方形,系立砖(耐火砖)围成,底为火烧的红色硬结面平底;C5开口平面为长方形,系立砖(青砖、沙砖等)围成,底为火烧的红色硬结面平底,其内部还有几块立砖,将C5一分为二,一大一小,从填土一致性来看,推测是C5改小所致;C7位于F6东部,开口平面为长方形,共由12块竖立的长方形耐火砖围砌而成,C7西北角发现一个釉料缸底,可能为池子功能上的配套设施。

作坊区可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作坊有F1、F9,F1应为专门保护料泥池C1搭建,墙体由一层垫板夹一层窑柱砌成,西墙处竖立一块柱础石推测用于搭建简易棚。F1西墙与F9西墙连成一线,与西部作坊区分隔开来,应是有意为之,此外F8、F10东墙亦是利用了F9的西墙。Y1、Y3位于F9内,窑炉本体打破了一层厚厚的瓷泥层堆积,故推测F9为一处练泥池遗迹,后改建在内建窑。西部作坊区与东部烧造区仅一墙之隔,共有8座房址,由于发掘面积所限F3、F7仅揭露出少部分,除F3、F5、F7、F8外其余房址皆配置有料泥池与储灰池类遗迹。

20190812120032_4743.jpg

F1(包含C1)

根据前期调查和发掘得出的初步认识,萧窑始烧自隋唐,一直延续至宋元时期,结合2015年欧盘窑址的发掘情况可知,欧盘窑址主要烧造时代为隋至盛唐时期,欧盘窑址的材料年代最早,白土村各窑址点的年代较晚,其发展历程似有窑址点由北向南迁徙的趋势。本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有关萧窑中心窑厂分布区内文化内涵的认识:从产品的种类和品相来说,白土寨窑址所出遗物种类丰富,除了日用器物外,还出土有瓷质明器、佛像砖、佛像面瓦当等,此外大量围棋子、骰子的出土反映了宋时当地居民窑工的日常娱乐生活;更可喜的是碗形间隔具与船形间隔具等窑具的使用方式在这次发掘中有实物可以印证,对萧窑的装烧工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状况,此次发掘所揭露出的西部作坊区并不是服务于东部窑址烧造区,而寻找与西部作坊区紧密联系的烧造区、与东部烧造区联系紧密的作坊区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来完成和证实。

20190812120033_9884.jpg

​瓷人俑塑像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汉大学考古系  萧县博物馆  蔡波涛 谭雨蓉  周水利)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更多收藏咨讯,请关注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商城。

声明:本文转载自文博中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东方金典艺术生活馆仅作信息传播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东方金典集团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0731-85119910。

扫描关注东方金典商城

扫描关注东方金典文化

标签:   安徽瓷窑,烈山窑,繁昌窑,考古发现,萧窑

推荐阅读

新闻排行

热门推荐

客服电话:0731-85119910 周一至周六9:00-6:00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金诚大厦8F

湘ICP备19010253号-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